关于举办2020年“因仑杯”大学生IOT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在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产品层出不穷,对于广大在校大学生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如何与时代先进技术接轨,学校项目如何进一步与产业项目融合?为此,上海因仑举办2020年“因仑杯”大学生IOT科技创新大赛,进一步激发全国大学在物联网方向上的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全国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科技产品成果,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IOT科技产品开发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组织结构
(一)、主办单位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上海因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协办单位
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思依暄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比赛目的与任务
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物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全国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主动服务全国物联网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全国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竞赛特点
“因仑杯”大学生IOT科技创新大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
四、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物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物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物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可基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人工智能、市场管理、智慧养老、医疗健康、智慧校园、智能工厂、交通管理、智慧出行、物流零售、智慧安防、节能环保、能源电力等物联网相关行业应用领域选题。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五、报名方式
1、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跨系、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1~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新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开发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每个参赛团队必须有1名指导老师,连同团队一起报名。
3、所有参赛团队必须按要求登录因仑比赛官网www.enlern.com,选择高校赛区,填写相关材料,经组委会电话确认后正式进入初赛。
六、评审及作品提交
(一)评审
大赛分初赛评审和决赛评审两个环节。初赛2020年8月24日起至2020年10月21日止,决赛自2020年10月24日起至2020年10月27日。
1.初赛阶段
根据作品提交方案及作品,评委会按评选标准对所有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定,选取评分成绩50%的作品进入决赛。
2.决赛阶段
根据各参赛队修改后重新提交的竞赛方案,评委会按评选标准对决赛方案及作品进行评审。
(二)奖励
本次大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奖项设置如下: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作品奖24个,大赛获奖项目将获得现金奖励和荣誉证书。
序号 |
奖励 |
金额(元) |
数量 |
1 |
一等奖参赛获奖团队奖金 |
10,000.0 |
1 |
2 |
二等奖参赛获奖团队奖金 |
8,000.0 |
2 |
3 |
三等奖参赛获奖团队奖金 |
6,000.0 |
3 |
4 |
优秀作品团队奖金 |
2,000.0 |
10 |
七、作品提交要求及评分
(一)报名方式
所有参赛设计作品照片、作品功能视频、代码文档、项目论文等以压缩包的形式按时间要求发送至高校专场组委会邮箱 iotedu@ciotc.org,实物寄送至大赛组委会,命名格式:姓名+学校+项目名。
(二)评分标准
评分基本要求设计与总结报告:项目作品演示视频、项目可行性方案、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软件程序或硬件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具体见下表:
评审类别 |
评审依据 |
分值 |
参赛作品创新性及实用性 |
参赛产品的创新性及实用性分析:产品技术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分析。 |
10 |
软件设计项目论文 |
(1)项目设计方案,软件项目理论分析与计算逻辑思维是否清晰;
(2)技术实现完善性;
(3)编程代码先进性及完善性;
(4)软件运行流畅性,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精确性。 |
40 |
软硬结合设计项目论文 |
(1)项目设计方案,项目理论分析与软硬件设计逻辑思维是否清晰;
(2)技术实现完善性;
(3)电路图、编程代码先进性及完善性;
(4)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精确性。 |
项目实际完成情况 |
跟据项目作品论文由评审专家公平测评。 |
50 |
八、竞赛日程安排
序号 |
大赛阶段内容 |
时间 |
项目实施内容 |
1 |
大赛报名及作品提交 |
8月24日至10月21日 |
截止日前可持续修改,硬件作品保证截止日前寄送至组委会 |
2 |
决赛名单公布 |
10月23日 |
|
3 |
决赛修正提交 |
10月24日至10月27日 |
截止日前可持续修改,硬件作品保证截止日前寄送至组委会 |
4 |
获奖名单公布及发放获奖证书 |
10月29日 |
|